- 活動詳細說明
- 114 年專案計畫 - 「食品產業競爭力強化與國際鏈結推動計畫- - 食品工廠技術輔導計畫說明會」 - 說明會內容 - 時 間 - 項 目 - 主 講 人 - 13:30-13:50 - 報到(領取資料) - 13:50-14:00 - 長官致詞 -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-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- 廖啓成 所長 - 14:00-14:40 - 新味食潮 2.0 FUN FOOD TAIWAN 共同走向國際 -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- 陳麗婷 資深研究員 - 14:40-15:20 - 產品進化、減碳實現、體驗豐富開發技術說明 -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- 張湘文 研究員 - 15:20-16:00 - 新穎食品加工技術 -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- 陳仲仁 資深研究員 - 16:00-16:30 - 產發署工廠輔導計畫說明與新味食潮產品介紹 -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- 黃書政 資深研究員 - 執行方式: - 一、食品產業技術諮詢診斷服務 - 由各領域專家組成之專家團隊諮詢服務平台,主動進行業者諮詢診斷或受理業者申請,發掘產業問題與需求,給予即時建議或轉介協助,並透過對談交流,汲取新知與促成精進技術的擴散。 - 二、輔導項目 - 1.產品進化 - 透過食品添加物取代技術、機能性成分添加、質地口感優化技術、輕度加工製程評估技術及加工製程優化與技術精進等共通性技術,推動以下關鍵價值,潔淨安心(重新審視添加物,非必要不使用)、營養健康(優化加工程序)、質地層次(口感有層次、質地具差異)、美好滋味(風味鮮明、愉悅、有特色)、應用創新(材料與製程設計創新)及易閱讀和理解的包裝標示。 - 2.減碳實現 - 透過碳排診斷建議、在地食材加值應用、植物肉加工全物利用、永續低碳加工技術及副產物加值利用等共通性技術,推動以下關鍵價值,減碳藍圖(減碳方式探討)、碳排精算(碳排診斷建議)、範疇1實踐(食材全物利用、環保包裝運用)、範疇2實踐(製程設備優化、能源減量)及範疇3實踐(在地食材利用、縮短食物里程)。 - 3.體驗豐富 - 透過包材設計技術、包裝優化技術、產品質地優化、感官品評設計技術、組合式保存技術應用及熱加工製程監控技術等共通性技術,推動以下關鍵價值,視覺顏值(產品包裝具設計)、通用設計(滿足便利特性)、五感創新(強化五感,創造新感受)、客群創新(定位及策略精確)及情境創新(產品特色與在地、新穎文化結合)。 - 4.食品產業技術精進與新穎技術應用 - (1)建置食品組合式保存技術:藉由配方調控、水活性、酸鹼值、製程控管、抗氧化/抑菌物質添加、熱加工條件及包裝型態等關鍵欄柵因子之組合,使產品達保存目的,同時維持產品品質,並評估產品品質變化並進行保存確效,以延長產品保存期限。 - (2)建立熱加工製程參數:針對食品工廠熱加工設備(水浴、蒸氣等)進行熱分布測定,利用無線溫度記錄設備紀錄目標產品中心溫度,評估其熱穿透情形,並進行生產加熱條件調整,確保該生產流程產品加熱效率佳與產品品質,協助建立產品標準熱加工操作流程。 - (3)常溫流通產品開發:針對欲開發之目標產品進行產品特性評估,篩選適當之常溫流通技術進行產品開發,並訂定關鍵控管參數,確保品質穩定,後續進行保存試驗,確認產品安定性。 - (4)產品保存期限評估:依據產品特性進行保存試驗,同時配合微生物、感官品質等指標變化,訂定產品最佳保存期限。 - (5)食品新穎加工技術應用:強化產業對產品研發能力及創新開發技術,導入高效率萃取及粉粒體微細化、欄柵技術、高壓技術、油脂安定化、生物纖維高值化等技術,增加產品新穎性,開拓新市場。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