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講座研討

生醫產業低碳共學會-科技賦能生醫低碳AI智造:精實生產×視覺檢測×監控分析聯動

  • 活動類型:講座研討
  • 瀏覽次數:87

場地資訊

展開所有收合所有[場地資訊]
場地名稱
t-Hub內科創新育成基地2樓212會議室
活動地址
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35號
活動區域
北部
交通方式
1. 捷運文湖線(棕色線)港墘站 2 號出口,沿內湖高工圍牆行至港墘路與洲子街口,即可看見t.Hub 2. 公車路線1 / 港墘派出所:0東、21、222、551、646區、652、946、946副、紅3區、藍7、藍26 3. 公車路線2 / 捷運港墘站(內湖高工):21、28、214、222、247、247區、267、268、286、286副、287區、620、646區、677、681、683、946、946副、紅2、藍7、藍26 4. 公車路線3 / 內湖運動中心:0東、222、551、646區、藍7、藍26 5. 公車路線4 / 瑞光港墘路口:552、556、645、645副、902、950、藍27、棕20、綠16、紅3、紅3區、紅31

聯絡資訊

展開所有收合所有[聯絡資訊]
聯絡窗口(1)

姓名:林佑珊 小姐

電郵:slin@biopharm.org.tw

電話:(02)2655-8133#120

聯絡窗口(2)

姓名:施景耀 先生

電郵:cyshih@biopharm.org.tw

電話: (02)2655-8133#112

其他資訊

展開所有收合所有[其他資訊]
主辦單位
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
協辦單位
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、利泓科技
指導單位
經濟部產業發展署
活動詳細說明

在全球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的浪潮中,生醫製造業正面臨如何兼顧生產效能、成本控制與綠色轉型的挑戰。隨著市場對高效生產與環境永續的要求日益提升,傳統製造模式已難以應對。透過科技賦能與創新技術的應用,為製造流程注入新動能,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。
本活動聚焦於協助企業探索AI人工智慧技術提升生產能效的可能性,從流程優化、資源運用到系統整合,提供精準解決方案,降低生產成本,同時實現低碳轉型目標。另外也透過碳權機制的解析,讓生醫企業於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創造碳交易價值,進一步提升競爭力,發掘更多綠色轉型的衍生效益與市場機遇。

1.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
執行政府「民生製品產業-塑膠與生醫製品低碳轉型推動計畫-生醫製品產業低碳轉型推動」,團隊熟稔生醫產品法規與政府低碳輔導資源,迄今已輔導至少14家生醫廠商通過輔導計畫,協助企業導入最新低碳技術於製程加值應用,加速企業低碳轉型。
2.艾滴科技(股)公司
專精於碳排放問題和永續議題的解決方案,透過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、水質傳感器、機器人技術並與保險業及太陽能業者建立跨域合作機制,成功為傳統養殖業者進行永續加值,創造藍色碳權幫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與環境、社會治理目標。
3.達易智造(股)公司
專精於工業物聯網系統整合,結合資訊技術 (IT)、操作技術 (OT) 與通訊科技 (CT) 的AI跨域應用,協助製造業從基礎面著手,建構最適化系統,提升生產效益與彈性,同時降低生產成本,藉此實現精實製造的核心目標,進一步推動淨零減碳的永續發展。
4.羅昇企業(股)公司
為明基佳世達集團子公司,專精於傳動控制領域,具自動化機電工程、機構、系統與技術之諮詢、設計、試車等技術解決方案,可涵蓋智慧工廠、半導體製程、智慧能源、智慧醫療及食品製造等,協助企業透過AI智動化升級實現綠色永續形象。
5.利泓科技(股)公司
熟稔從實驗初期的樣品前處理到生產製程設備的技術支援與維護,提供工業生產即時監控和改進方案。為113年度生技中心低碳輔導計畫之專業顧問團隊,協助生醫企業在符合法規要求下進行製程分析優化,提高生產效率與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。

附加檔案
回前一頁
您可能會喜歡的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