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活動詳細說明
工業化的結果,蒸汽成為最主要的熱動力來源,能源危機以後,鍋爐製造大都在能源效率方面力求改進。目前國內工業鍋爐產生中、低壓蒸汽以供製程加熱,使用燃料以燃料油居多,構造主要分為煙管及水管型式。一般鍋爐在不同負載操作狀況下,空氣比值相異以致效率有別。改善鍋爐效率須因應製程需量變化,掌握鍋爐系統各裝置的功能限制,所以負載範圍內之操作條件分析必須逐一完成。出入熱法和熱損失法的合併應用,不但可協助了解系統的特性,還能依據充分的測試數據,探討設備的損壞及缺失,再藉由電腦程式模擬研判燃燒及熱傳動力,進一步從操作調整的手段進行效率提升。
有鑑於公設電廠備載容量不足,產業自設汽電共生廠除能抑低尖峰用電壓力,避免限電的生產損失外,更能獲得售電收益。欲使產業能源使用效率提升,故推行合格汽電共生系統,評估能源效率指標為總熱效率和有效熱能產出比率,以達到減輕設置大規模電廠負擔的目的。汽電廠設置以高壓蒸汽為使用條件,大規模市場採用蒸汽渦輪機發電,目前能源消費成本訴求選擇燃煤鍋爐為主,因熱電需求不同使總熱效率及有效熱能產出比變化極大。汽電共生系統的設置對產業界而言有經濟利益之正面效果,但對燃料的節省方面,仍有改善鍋爐效率的空間。
您可能會喜歡的活動
-
-
-
活動開始:110-09-07
活動結束:110-09-23
線上Cisco Webex Meetings(課程連結將於前一天寄至報名者信箱)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