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 中國與馬爾地夫之自由貿易協定(FTA)終於生效

中國-馬爾地夫自由貿易協定(FTA)談判於2015年12月啟動,在經過5回合談判及一次部長層級會議後,在2017年12月7日簽署,雙方表示將盡速完成生效程序。惟馬爾地夫在2018年9月舉行大選,11月宣誓就職的新總統索里(Ibrahim Mohamed Solih)顧問納西德(Mohamed Nasheed)卻表示將抵制前朝政府完成之中國-馬爾地夫FTA,認為中國透過不當的經貿手段及基礎建設投資計畫,導致中馬雙邊貿易失衡嚴重,且馬爾地夫債務飆漲、國家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的困境。

經過兩國高層持續協商,再加上2023年馬爾地夫總統大選是由親中的穆伊祖(Mohamed Muizzu)勝選,其於2024年8月公開表示將盡快推動中國-馬爾地夫FTA生效,認為協定生效後將有助於增加馬爾地夫的投資與貿易網絡,可進一步穩固馬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戰略地位。面對馬爾地夫國內的反彈聲浪,總統穆伊祖表示將持續與其他經貿合作夥伴接觸,其中包括印度,盼藉此平衡馬爾地夫的國際經貿網絡,擴大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與貿易領域的合作,避免過於依賴中國,建立更具韌性的國家戰略以捍衛主權。

最終中國-馬爾地夫FTA終於在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。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資訊顯示,兩國最終實現零關稅的貨品項數和進口金額的占比均超過95%,協定生效後中國出口馬爾地夫的船舶、電氣設備、鋼鐵、家具、陶瓷等大部份工業,及蔬菜和水果等農業產品將可獲益;馬爾地夫的大部分魚、水產品和堅果、木質裝飾物等產品,亦將享受中國提供的關稅優惠。此外,雙方同意給予彼此投資者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,預期將可提供更全面且便利的投資保障措施。

資料來源:Bilaterals.org、聯合新聞網、美國之音、中國自由貿易服務網